中文

亚洲研究所

亚洲研究所

亚洲研究所是首个真正意义上的泛亚洲智囊团,是一个聚焦亚洲进而关注世界问 题的研究机构。亚洲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一个平衡的视角,将整个区域纳入考量范围。 研究所作为一个客观的平台,对当前科技、国际关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趋势展开 意义深远的讨论。 目前,亚洲在贸易、科技和金融等方面以惊人的速度融合。尽管亚洲各国聚集众 多知识分子,科技经济发展迅速,同时还是全球金融重要的中心,

但在构建文化与知 识统一体方面却十分缓慢,相互之间对地区、国际重大问题缺乏深层次和频繁的研讨。 因此,亚洲急需针对本地区和全球未来趋势的分析与讨论。 亚洲研究所以国际视野关注科技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关心青年和女性,同时也 更加聚焦国际关系在教育、交流和商业方面发展的意义。这些问题对于亚洲的未来都 至关重要。 亚洲研究所开始于韩国首尔,目前已在美国、越南、日本设立办公室,最近在中 国安排了多项活动。

基本准则

 亚洲研究所主要关注以下四个对整个世界有重大影响的议题,我们尝试在解读它们重要性的 同时,通过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专家间合作对话的方式为问题寻找全球性的答案。 1 以史无前例的技术变革为主导的社会与经济领域的转型 尽管砖瓦水泥搭建起来的建筑物依然如旧,国家的边界也大体上无大的变化,但不可争的事 实是我们的世界正在为技术所潜移默化地变革着。社交技术将千千万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聚集 在一起,并通过不可思议的方式将它们组合起来。这样一个从谎言中识别真相的过程,也最终因 为技术改变了我们了解认知事物的方式和内容而变得更为困难,比如说 3D 技术能创造我们需要的 任何事物,传统制造业的重要性也就因此降低。技术在社会中引起的剧烈变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讲 还一时没有察觉,技术变革带来的新问题还没引起足够重视,但这将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需 要承担的责任。

社会经济体系对气候在地方、地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至今为止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尽管 20 多年前就已经被定义为严重危 险,我们的经济体制与社会文化制度仍未具备足够的能力去构想和实施恰当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带来的后果。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全球经济与技术体制带给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并以此为基础 制定适应和减轻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具体步骤。

由技术变革引起的国际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在外交、安全、教育、金融以及贸易领域方面的变化

尽管我们仍在使用与 100 年前相同的术语去描述国际关系,但是技术上的变革已经改变并超 越了我们最初对外交、安全和贸易的认知。

图像、文本与影像可以在瞬间被传送到世界的各个角 落,真正起到了“时空缩减”的作用,而另一方面技术对图像、文本与影像的编造与改动也变得 更加容易;第四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范围内的货物加工和运输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各类设备和技 术手段都使社会运转速度加快,难度降低。现在人员往来和货物的运输即使相距再远也显得轻而 易举,但全球化也造成了大量失业人群和颠沛流离的难民。所以,我们应当超越过去对于全球化 模糊的理解和莫名的焦虑,清晰地再定义技术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

不顾技术革命的高速运转,反智主义的兴起以及运用严谨科学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衰退

世界正在面临一次糟糕的反智主义浪潮,从否认气候变化再到种族主义的本质论,无一例外 地削弱了我们处理当今时代紧迫问题的能力,还在漠视中鼓励了必然衍生出无知和傲慢的自我放 纵的态度。这种发展方式是一种由教育向商业产品方向改变的产物,并造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表 达出现缺乏的缜密思维和专业严谨。尽管它们包含有耀眼的技术,这些新的文化本质上是反科学 的,我们必须避免由技术上的附加装饰物所带来的情绪化反应,而是应当在政策、技术以及战略 3 上采取一种理性的科学方法;我们也应当避免反科学的和当今世界上普遍传播的“小恩小惠”式 的政治话语,而是应当具有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并被视为重要的社会群体的代表。

为此,亚洲研究所努力做到: u 关注整个亚洲热点,为各行各业提供一个中立的平台,有责任心的商界、政界、学界领 导者们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真诚地展开讨论,集结智慧和资源以寻找问题解决方案。 u 推进全亚洲地区有意义的合作,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在中日韩、南亚、中东、中亚、东 南亚和全世界展开各种讨论,为亚洲提供一个新视野:和平又相互融合,生态环境可持 续发展,而且不再受无穷无尽的利欲驱使。 u 促进合作以应对这个时代的各种挑战,将不同的人团结为超越国界的一个整体,不仅能 提供构想,还能进行实际操作。亚洲研究所的参与者致力于创造一个新型的无层级的空 间,认同共同的主题,将整个地区的参与者聚集起来。

推行各种革新的途径来促进亚洲地区的合作,以解决当前的紧急问题。我们号召所有层 面的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尽管许多智囊团都关注到亚洲地区,但是他们几乎都没有真正 意义上的国际化视野。 今天,亚洲,乃至全世界空前的经济和科技融合呼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机构。过去五 年来,亚洲研究所为满足这一需求,已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亚洲研究所的另一突出之处,在于吸引青年参与各种项目,让他们能将自己关注的问题直接 传达给决策者和专家,让他们也有机会参与意义深远的讨论。

在这个时代,专家们也常常需要从 青年人的经历中汲取养料,所以我们在亚洲地区的青年人和专家之间建立的合作桥梁能赋予下一 代新的能量,因为我们意识到将青年人纳入政策讨论的重要性,并确保专家们的讨论对普通大众 也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无论是环境危机,还是日渐加剧的贫富差距都只能通过 解决我们内部的根本问题才能得到妥善处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运用引发问题时 的思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如我们的精神贫困和心理不安全感会导致放纵的消费和残酷的冲突, 因此我们的研究和活动把潜在不安全感和矛盾纳入考虑范围,我们只有首先解决源头性问题,才 能解决由此引起的诸多问题。

亚洲研究所参与同亚洲地区利益攸关者就亚洲未来的对话,如如何超越传统力量的对峙,设 想亚洲成为一个和平统一体,由此让融合带来新的世界?如何依靠我们的洞察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克服当前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障碍?能否将中东或东南亚等地专家的视角带入朝鲜半岛和平统一 进程的讨论之中,并由此揭示之前问题中隐形的方面?只有完全重新定义关于发展、和平、安全 和繁荣的最基本假定,我们才能跨过当下的僵局。 另外,气候变化和空前的科技革新带来的挑战使得这种观念的重构势在必行。最近,亚洲研究所刚刚启动了“福岛白皮书计划”,旨在创建一个国际平台,汇聚世界各地的专家,寻找解决方 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福岛核危机。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寻找前所未有的途径,集合大量的政策、 技术、分析和观念。 亚洲研究所为韩国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韩国地球科学和材料机构、韩国核安全研究院、首 尔国立大学和韩国标准和科学研究院制定了相关报告,也为日本筑波大学、KAIST 和电子通信研 究院等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研究和分析 亚洲研究所在调查重要实事时,与高级研究员、高级专家团队及其他合作机构合作,并吸纳 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利益攸关者参与进来,目的是得出可行的、客观的评估和富有实际意义的研究 成果,为决策者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提议。我们的研究采用报告、业务展示、文章、研讨会和 影像资料等方式进行。研究既包括针对专家的研究资料,也包含针对青年和跨领域人才的阐述, 以确保公开而中肯地处理问题。亚洲研究所呈现的针对当代问题的报告、白皮书和文章还常常翻 译成多种语言,以确保更多的国际人群,特别是决策层的关键人物,能全面了解我们的观点。

对话

亚洲研究所举办各类小型研讨会,吸引亚洲地区的利益攸关者和专家参加,讨论重大问题并 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我们还举办较大型国际会议和在线研讨会将世界各地的专家聚集起来。配合 上述活动的还有针对青年人的独立研讨会,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专家。 5 亚洲研究所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一起担任演讲嘉宾。 美国反战活动家安娜贝尔•朴在亚洲研究所研讨会上 贝一明与清华大学国家战略 方晋在 研究所高 北京全球 贝一明采访。

任何一个智库都无法继续简单地将西方世界的理念灌输到迅速 发展中的亚洲。现在的亚洲已经拥有当今世界所需的大量资产和智慧,与其它地区专家就未来和 人道问题进行全面对话的时机已然到来。研究机构也不能仅仅只关心单个国家的议程,亚洲研究 所以真正的国际化视野,积极挖掘各种观点,支持亚洲及全世界的个人和机构。过去五年来,亚 洲研究所已经为世界范围内真诚对话提供了新空间,讨论话题涉及科技、社会、融合、亚洲地区 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以及环境问题,但这些关键性话题却常常被繁杂的六方会谈和自由贸易协定所忽略。

亚洲研究所与多方合作,包括日本筑波大学、韩国科学和技术政策研究院、日本国家环境研 究院、沙特国王大学、乔治亚理工大学、韩国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院、国家纳米制造中心、 KAIST、首尔国立大学科技融合高级研究院、生态城市建造者、韩国地球科学和材料研究院、韩国 标准和科学研究院及其他机构和公司,这些合作促成了许许多多语言大会、研讨会、政策报告书、 研究论文、文章等成果,尤其重要的是,对备受冷落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跨国对话,因为这些问 题在这个地缘政治变幻莫测的时代举足轻重。 虽然我们看到亚洲由于贸易、因特网和金融合作的发展而日渐加速了融合进程,但利益攸关 者却并没有太多机会能齐聚而讨论这些变化带来的长远意义,所以我们于 2007 年建立了亚洲研究 所。

要达到真正的融合,我们必须织起精细的人际关系网,并在技术、研究、管理等方面合作以 便达成物流和能源供应方面的融合。 亚洲研究所于 2008 年 10 月组织了第十二届大田东北亚无核会议,通过包括前美国国务卿罗 伯特•高卢奇等在内的专家和政府官员就无核区的坦率讨论而创建安全东亚的全面努力推向高潮。 东北亚无核会议将世界各地的学者、大使以及大众聚集起来针对东北亚限制核武器问题进行坦率 的讨论,以促成具体而实际的计划。 亚洲研究所的另一个重点就是环境问题。我们所做的努力,如举办大田环境论坛,将韩国传 奇式的大德研究群体的研究员聚集起来,讨论了如何把他们的努力注入环境科技的开发之中。

大田市已经给予大田环境论坛官方授权,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曾访问华盛顿特区,并且我和 KAIST 副校长杨枝元教授在美国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就大田环境论坛有关事宜发表了演说。目前,论 坛与筑波市、帕洛阿尔托、筑波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大田环境论坛同筑波大学联合创办了 3E(环境、能源和经济)论坛和针对青年人的 3E 咖啡 馆。3E 论坛曾先后在大田(2009 年 5 月)和深圳(2009 年 7 月)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专家 齐聚一堂。3E 国际咖啡馆项目于 2009 年 8 月在韩国启动,汇聚了许多青年人,讨论了环境变化 和全球合作的潜力问题。来自中日韩及其他国家的学生参观了如生命工学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和 KAIST 等研究机构,同生态城市建设者的创始人 RICHARD REGISTER 等专家进行交流,并配合联合 国环境项目举办青年人自己的研讨会。

亚洲研究所还为生态城市联盟起草了一份提案,大量分发了多语言文本,在帕洛阿尔托、筑 波、日本和中国深圳等地广受好评。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和 JOHN FEFFER 共同起草了一份提案, 8 建议将汶川重建成为一个生态城市典范,这份提案译成了汉语并在中国发布。 自韩国和印度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来,印韩交流增多,这一趋势也在亚洲研究 所的活动中得到体现。亚洲研究所与德里贝拉管理技术研究所顺利建立起亲密合作关系。我们还 同 MOU 洽谈,希望韩国国家纳米制造中心(世界上顶尖的研究机构之一)与印度纳米集团就纳米 制造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在 SINGH 博士和印韩商业论坛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一次名为“印韩 科学合作新机遇”的大会(2010 年 1 月),这次大会将印韩专家汇聚起来,为两国之间紧密合作 关系的发展而努力。这次大会由韩国知识经济部、大德研发特区和印度大使馆联合赞助。印韩商 业论坛继续主办各种大会,探讨印度在东亚的新作用。 亚洲研究所对不断发展的核能状况进行了研究,也分析了韩国在评价核能影响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同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KINS)联合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调查了东南亚核能,并出访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与各国政府、商业和学术界专家会晤。目前,我们正与韩国 女子科学和技术联合会联合立项,探讨亚洲核能政策的合作战略。

亚洲研究所在 2010 年 7 月启动了科技融合项目,以回应韩国产业融合会的请求。2010 年 10 月,我被任命为韩国产业融合会的顾问,参与了纳米科技、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融合的国际合作 讨论会。我们已在韩国核心期刊以及五个重要研究机构的研讨会上发表关于科技融合的文章。我 们于 2010 年 12 月与韩国标准和科学研究院联合启动全球融合论坛。最近,我们还与首尔国立大 学科技融合高级研究院、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联合对科技融 合的国际合作进行了研究。亚洲研究所还与日本 RIKEN 研究院,尤其是与该研究院在首尔汉阳大 学的办事处紧密合作。 展望未来,亚洲研究所将会继续增加相关活动和发展我们的事业。我们已经启动了一些新项 目,如蒙古和其他国家的项目以及和中国的项目,这些项目能让利益攸关者参与到关于该地区全 球化未来的对话中。我们还启动了亚洲女性项目,思考女性在今日亚洲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

我们的韩国项目探讨韩国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基准之后在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对未来的发 展有更多计划,欢迎来函探讨合作。 9 亚洲研究所的独特信念 对亚洲的新愿景 亚洲研究所相信要解决长期以来困扰世界发展最快地区的问题需要采用新的方法。亚洲正日 益成为世界经济和智囊的中心。但是,亚洲的巨大潜能却因许多问题而受到削弱,如军事集结、 错误的发展观、生态恶化、环境压力、科技的不慎使用以及传统文化堕落成消费主义等。亚洲研 究所对更强大的亚洲提出新愿景,可以启发这个时代。

应用型 亚洲研究所呈现的报告和决议都与本地区直接相关,并能很快应用于本地区。我们努力将我 们的观念融入本地区,并参与国际和本地区利益相关者针对全球挑战而举行的深度对话。譬如, 我们在越南提出更新的环境标准时,便在越南为政府官员和当地人民准备了可能快速在当地推广 使用的材料。我们同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一道,鼓励大家互相合作,团结一致解决共同问题。 多语言 尽管亚洲通用语——英语是亚洲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语言,但我们是个多语种机构,针对不同 受众所展开的研究和活动均采用多语制度。我们设想,未来亚洲研究所所有重大项目均采用多种 语言进行。 应对青年人的需求 我们相信决策者可以向青年人学习,而且无论是地方性、国家级还是全球范围的讨论都应该 有青年人的参与。青年人可以参与亚洲研究所的活动:实习,参与研讨会,撰文或做其他贡献。 亚洲研究所的研讨会让青年人可以同研究机构专家、政府和商业界的领袖人物直接接触。亚洲研 究所坚信青年人必须在关于亚洲未来的讨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可参与性 亚洲研究所不仅举行官方高层和专家参与的研讨会,同时也确保不同地方和国际社区的个人 参与到讨论中。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对讨论作出积极的贡献。

长期承诺 亚洲研究所承诺长期同亚洲地区各机构和社区合作以构建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无意于短期、 高调而无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合作的新范式 亚洲研究所致力于为国际合作建立新范式。我们同亚洲地区的 NGO、研究机构、政府和商业 界建立联盟,鼓励亚洲不同国家间的青年人加强交流、探索新途径、团结参与者。我们正在探索 10 因特网在促进全球不同地方组织之间合作的潜力。 科技的积极应用 新科技的发展从超过人类社会能力范围至获得广泛应用,这一快速发展也成为这个时代最大 的挑战之一。亚洲研究所致力于寻找积极的方式使用新科技,正当地解决其负面效应。 亚洲研究所的年轻会员与韩国政治家安哲秀交谈。

亚洲研究所理事长
贝一明(Emanuel Yi Pastreich)博士

亚洲研究所理事长、高级研究员,兼任中国全球智库(CCG) 特邀高级研究员、耶鲁大学东洋研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地球治理研究院院长、脑教育大学副校 长,曾任韩国庆熙大学副教授、伊利诺伊大学助理教授,执教于乔治•华盛顿大学、加利福尼亚大 学伯克利分校,并在东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室、高丽大学东亚研究所等机构担任过研究 员。贝一明曾担任驻美韩国大使馆顾问。 贝一明学术思想师承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和迈克尔•普鸣,在全球化问题、互联网、海峡 两岸事务、中美关系、朝鲜半岛问题和当代美国政治等诸多领域,贝一明撰写了相当数量的文章 和研究论文,发表在一些国际性刊物上,如:中国的观察者网、百度新闻、央视网、环球时报; 韩国的中央日报、韩国日报;美国的《日本焦点》、《外交评论》以及由诺丁列斯研究所发布的《东 北亚和平与安全每日报道》等。贝一明的其他一些关于中、日、韩思想史和文学史的文章也刊载 于《中日研究》、《哈佛亚洲研究杂志》以及《日本纪念文集》等媒体。

贝一明著书包括中文版《跨海求真:哈佛博士论中美未来》(银河出版社),2016 年;韩文版 《更大的大汉民国》,2017 年;《另外一个大汉民国》,2013 年;《世界学者论韩国的未来》,2012 年;《人生不是速度而是方向》,2011 年。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贝一明著有《中国通俗小说在韩 日的影响》,首尔大学出版社,2011 年;《朴趾源地小说英语翻译》,首尔大学出版社,2011 年; 《画中的小说——曹雪芹中的文学隐喻》,本文 2001 年 12 月发表于《东亚文化》。 贝一明致力于东亚文化和历史的关系研究,对亚洲的发展和青年一代的成长十分关心。

他对 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他善于将个人生活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将历史与未来联系 起来,将人类今天的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同人类的明天联系起来,他的思考与论述, 对我们认识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贝一明 1987 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1992 年获东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1997 年获哈佛 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博士学位;能流利地用中文、日语、韩语和法语进行交流。